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文資 · 這點事 – 六堆文化資產實踐與能動工作坊

  • 發布單位:文資典藏組
  • 更新日期:2025/10/14
  • 點閱次數:177

場次資料

場次 報名時間 場地 名額 報名 備註

(起)2025/11/08 09:00

(迄)2025/11/08 16:20

(起)2025/10/14 12:00

(迄)2025/11/05 23:59

行政大樓2F 【六堆會議廳】 正取80名/備取0名 正取報名中

活動簡介

活動名稱 文資 · 這點事 – 六堆文化資產實踐與能動工作坊
活動地點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行政大樓2F 【六堆會議廳】
活動內容

★★★以下重要事項,請先了解閱讀,以免影響報名權益★★★★

【重要】報名前,請提前註冊好會員,或者使用快速登入(FB、Google、yahoo、Line)會員。

快速登入說明

【重要】報名時,請填寫實際參與活動的人數,以利後續作業,避免影響雙方權益。

-------------------------------------------------- -------------------------------------------------- --------------------

「文資 · 這點事 – 六堆文化資產實踐與能動工作坊」

◆ 活動簡介: 

    「文化資產」概念的出現,使人們得以從保護、延續、活化與傳承等多重面向重新思考文化的價值。然而,目前臺灣社會對於文化資產的理解仍欠深入,相關理念與實務經驗亦相對有限。    

      為促進六堆地區民眾認識文化資產,並引導其將關注轉化為具體行動,本次工作坊旨在透過日常實踐培養個人在文化議題上的能動性,使文化保存成為生活中可持續的「文化實踐」。    

      工作坊以多元視角規劃議程,邀請跨領域單位分享文化資產保存與推動的經驗,包括博物館、保存單位、社區深耕等案例。透過跨領域與多層次的交流,期望引導在地民眾形成共同認知,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延續,唯有仰賴在地力量的投入與實踐,方能持續深化其價值與生命力。

◆ 活動時間: 114年11月8日(六)09:00 - 16:20

◆ 活動議程:

時   間 議   程
08:40-09:00 報   到
09:00-09:10 【開場暨開幕式】
【第一場次】典藏再現:博物館角色
09:10-10:30 主持人 發表人 題目
何金樑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
石文誠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副研究員)
博物館的公共性開展: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推動「臺灣多元族群文化路徑」計畫為例
邱秀英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文資典藏組副研究員)
六堆無形文化資產的推動與地方觀察
10:30-10:40 休   息
【第二場次】在地實踐:民眾參與
10:40-12:00 主持人 發表人 題目
謝仕淵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吳茂成
(臺江社區大學執行長)
重回村廟,復育在地文化生態系
吳鷗翔
(澎湖知識平台創辦人)
從澎湖知識服務平台淺談文資數位保存的實踐
12:00-13:30 午   餐
【第三場次】文資推手:保存者
13:30-15:20 主持人 發表人 題目
洪瑩發
(國立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謝宜文
(美濃客家八音團團長)
祭儀之樂-客家八音的保存與傳承
朱振源
(馬鳴山鎮安宮文化中心組長)
王爺信仰的保存維護
王乃正
(學甲慈濟宮上白礁祭祀組)
上白礁之文資行不行
15:20-15:30 休   息
【共下來討論】有話就說
15:30-16:20 主持人:邱彥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修護學系客座教授)
題 目:新丁新枝一起來-文化資產保存與推動的困境|佳冬六根莊三山國王廟管理委員會
16:20 正來寮 (賦歸)

※議程說明:第一至第三場次單位代表發表 30分鐘,主持人引導討論及互動 20分鐘【共下來討論】先由保存單位代表說明,主持人引導進行互動與討論,最後進行交流與總結 。

活動費用
項目 費用
活動費 0元 / 人
活動對象 對文化資產有興趣者
備註

★ 全程參與本工作坊者將核予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或研習證明。有需要者,系統報名時請於身分證字號欄位填寫,並於當日簽到表上註明之。

● 本工作坊將會提供午餐,水杯請自備。

● 本工作坊所收集之個人基本資料,僅提供主辦單位於本活動期間相關業務之使用。

*主辦單位: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 聯絡窗口:李先生,0930-558-605;鍾小姐,08-7230100#307

● E-mail:freedom12360@gmail.com、thcc918167@mail.hakka.gov.tw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