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臺灣客家文化館VR數位典藏,透過720°VR實境體驗【客家】動人的故事
為紀念六堆300年,推廣六堆文化意象,本展邀請策展人陳昌仁老師以攝影家:李秀雲、劉安明、林慶雲拍攝之老照片及梁正居、黃東明、黃勝沐等拍攝的新象影像,連結文化地景,對於地方認知、認同與文化記憶形成的重要性,將影像與地景結合,堆疊出影像在文化空間之聯貫與自然時間縱軸上多層次歷史意義變革 ,我們經常忘記我們所處的時空,當我們凝視自己的時空,發現我們身在六堆的時候,就成為具有特別文化歷史意義的一個人,「人在六堆」期待透過高度的二次創作策展方式,讓進入六堆的民眾認識創作的同時也了解六堆的文化底蘊,為六堆300年的風華留下美好的見證。
行過一段又一段个路程,時間堆疊出歷史的記憶 回到兒時生活的夥房,回想起總聽著阿太公太說起,築埤耕田的艱辛,影像紀錄者透過鏡頭,留下那珍貴而不復存在的畫面,讓片段式的記憶,編織出那六堆一等好个時代
客家委員會客發中心自2017年7月21日起於台灣客家文化館展出「硬頸時代-客家守護台灣的故事」特展,「硬頸」在客家辭典原是形容人個性強硬頑固,具有貶意,但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客家人為保衛家鄉展現出的堅韌意志,將「硬頸」一詞由頑固、講不聽,轉化成堅忍不屈的精神。
依據客家委員會「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客家人在全國約有453.7萬人,其中使用「詔安客語」腔調的約佔1.7%,人數是臺灣目前最少,也是最讓人陌生的一個客家族群。爰本展以本中心「客庄聚落村史」調查成果為軸心,同時結合既往客家委員會與國內相關針對臺灣詔安客家之研究成果進行主題策展,以讓更多人認識臺灣客家文化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