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宗旨
- 發布單位: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 發布日期:2018/02/07
- 更新日期:2024/05/02
- 點閱次數:26910
使命與任務
客家委員會的成立
「客家委員會」係配合行政院組織再造,自民國101年1月1日起改制的新機關,其前身為90年6月14日成立的「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是全球唯一的中央級客家事務專責主管機關,以振興客家語言文化為使命,以建構快樂、自信、有尊嚴的客家認同為信念,以成為全球客家文化研究與交流中心為目標。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的成立
客家委員會,理解到營造客家文化發展的空間與場所,是提振客家人身分認同、族群意識覺醒的基礎工程,除一方面輔導地方政府辦理興修建及營運客家文化館舍的工作,接續屏東縣及苗栗縣政府原擬興建南(六堆)北(銅鑼)兩客家文化園區的籌設工作,自91年起接續辦理兩園區的工程興建及營運規劃工作,93年2月行政院提升兩園區為國家級文化設施,客委會並於93年3月成立專責單位「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辦理兩園區籌建及營運事務,101年1月1日起配合政府組織改造改制為「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所轄之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面積為30公頃,於100年10月22日開園;臺灣客家文化館,面積為4.32公頃,於101年5月12日開園;兩園區依地理位置、環境、設施、周邊資源等不同條件,逐步形塑分園特色。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連結高、屏12鄉區(六堆地區)之歷史發展脈絡、文化資產與集體記憶,建構兼具人文地產景的生態博物館;臺灣客家文化館結合客家博物館及圖資中心軟硬體資源,建構及強化作為「全球客家博物館及圖資研究中心」之功能,接軌世界客家及族群博物館研究與創新發展;透過兩國家級園區設置,希望提供民眾接觸客家文化的窗口,整合串聯客庄的觀光資源與特色產業、提升客庄的生命力。
積極推展臺灣客家文化館與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營運工作
(一)積極落實臺灣客家文化館及六堆園區之定位及任務:
南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以六堆客家村落及社區相連結,形成南臺灣的客家文化網絡,保存體驗六堆客庄深厚人文資產為營運目標,並以發展「生態博物館」為定位;北部臺灣客家文化館以作為「全球客家博物館」為目標,兩園區兼具典藏、研究、展示、文化傳習及休閒遊憩功能,持續進行全球及在地客家文化研究、典藏、展示、教育推廣等任務,透過展演活動、教育體驗課程及學術交流等多元媒介,行銷推廣客家文化。
(二) 深耕客家文化研究及促進國際學術交流合作:
進行臺灣客家文化館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主題及展前研究、資料庫充實及客家研究發展計畫等工作,逐步累積園區研究能量,提升客家文化資源、研究典藏之加值應用,另亦透過國內外館際間之學術、研究及展示交流,展現客家文化全貌。
(三)盤點及強化客庄文化資源調查內容:
藉由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建構主題性文化資源資料庫,描繪客家文化輪廓,強化基礎論述,並逐步累積客家研究、典藏與展示之基礎資料,促進客家文化保存、典藏、推廣。
(四)深耕在地文化及環境教育推廣: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與臺灣客家文化館分別於105年2月及106年2月取得行政院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成為兼具自然生態環境與客家文化之教育場所,未來將持續積極培訓志工,針對客家文化及生態教育進行推廣,並藉由深耕親子教育,以達傳承客家文化的目標。
(五)強化在地連結、跨域整合協作及協同推廣客家文化:
為展現更多元的客家文化,臺灣客家文化館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積極與周邊機關及在地單位進行跨域整合及策略聯盟,共組資源整合平臺,協同行銷宣傳及合作辦理多元活動,以強化在地連結,進而提升客家文化之推廣效果,並帶動區域發展。
(六)豐富策展主題及展現客家多元風貌:
臺灣客家文化館與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是展示客家文化的場域,兩園區持續策劃多元主題特展,展示主軸為「臺灣客家發展的歷史脈絡」(臺灣客家)、「臺灣客家與其它族群關係」(多元族群)、「在地出發,接軌全球客家」(全球客家)。另亦結合地方節慶與文化特色規劃主題系列活動,盤點與綜整客家文化軟硬體資源、匯聚學術研究及典藏成果轉化為展示內涵,營造讓民眾認識客庄人文生活樣貌之空間環境。
(七)保存客庄歷史記憶及深化典藏資源:
蒐集客庄影音圖像、重要文獻、文物,進行系統性調查、數位登錄建檔、圖像數化保存等,並建置典藏資源及擴增館藏能量;另亦逐步進行文物典藏蒐整,充實客家文化資產,如古文書、服飾、手工藝品、祭祀禮儀用品…等,充分運用蒐藏器物、史料文獻、圖書資料或數位資源,進行相關展示及出版,賦予客家文化創新生命。
(八)營運機能充實計畫:
為維持正常營運,園區所需設備維護應有固定經費來源,以確保運轉之穩定。此外,透過現代資訊技術與專業管理規劃,逐步建置行政管理與先進服務系統,提升園區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