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顧
點選下方條列資訊即進入該VR環景展示空間,使用操作說明:使用鍵盤↑↓←→鍵可旋轉觀看畫面,使用用滑鼠點擊畫面上的箭頭,可轉跳至下一個畫面,如需離開此頁面請按ctrl+F4。
-
第一特展室
川流不息-臺灣客家與國際日本展
開展時間:2020/8/12-2021/11/14 流過綿長的時間、越過以海洋連結的空間,臺日之間的接觸與影響,如涓涓細流,從未間斷而緩緩地影響著,本展定名為「川流不息–臺灣客家與日本國際展」,將美空雲雀所演唱「川流不息(川の流れのように)」之歌詞融入各單元標題,期構築大河文學般時空流轉、綿綿延續之感。
-
文化藝廊
傳承─山歌書法大賽2
開展時間:109年2月13日至109年7月13日/社會組及創意組109年7月18日起至110年1月4日/國小、國中及高中組 當山林田野中嘹亮傳唱的客家山歌改用書法呈現時,會是一個什麼的樣貌與意境?自2月13日天穿日(全國客家日)起,在臺灣客家文化館文化藝廊-客窗展出「傳承-客家山歌書法大賽優勝作品展」,以沉靜優雅的筆墨推廣發揚客家天穿日唱山歌之傳統習俗。
-
浪漫客庄戶外攝影展
開展時間:2020/3/4-2020/10/31 為展現浪漫臺三線上豐富的人文風采,客家委員會邀請22位國內外知名攝影家,包含臺灣的江思賢、何經泰、林國彰、柯曉東、高政全、張仲良、黃子明、黃文勇、楊永智、葉陶軒,以及資深的客籍攝影家-梁國龍、葉裁;遠從歐洲來的法國坎城導演Hervé Bernard(艾飛.貝納)、Martial Verdier(馬歇爾.維迪耶),韓國的吳宰赫、日本熊谷俊之、馬來西亞張榮欽與胡航生、印尼的Agatha Anne Bunanta(阿加莎.安.布南塔) 、泰國的Wei Fu(傅煒)、香港的曾嘉樂及澳門的郭向新等10位國際攝影家,共同創作展覽,用影像記錄真情的客庄。
-
第五特展室
解密淡新檔案─客庄過往
《淡新檔案》為清代臺灣縣級行政與司法檔案,由於桃竹苗地區是這批檔案的主要行政區域所在,因此檔案中隱藏著豐富的客家社會文化與歷史。本展示一方面聚焦於族群、拓墾、山林產業等地方大歷史,但更勾勒了大時代中客家...
-
第二特展室
針頭線尾客家情 - 客家織品服飾美學特展
開展時間:2019/11/27-2021/2/19 客家織品與服飾承襲族群特性與生活經驗,隨著時空的改變,在實用、耐穿的質樸風格中融合時尚元素,發展出兼容並蓄的客家美學。
-
第一特展室
遶尞右堆 跈亻厓行-右堆聚落展
展出時間:2019/09/25 ~ 2020/12/20 何右堆係指高屏地區六堆客庄之其一堆域,包括今日屏東縣高樹鄉、高雄市美濃、六龜、杉林、甲仙等區,為推廣客家文化,讓民眾深入瞭解分屬六堆不同區域的在地客家特色文化,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特於108年9月25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第一特展室,展出為期一年半的「遶尞右堆跈𠊎行」(華語意: 遶遊右堆跟我走)。
-
第六特展室
看見客家蒐藏-藥學詩人詹冰捐贈物件展
開展時間:2019/08/16 以一位跨越語言,並享有「藥學詩人」美譽的詹冰為主軸,講述其一生的故事及一輩子堅持「真、善、美、愛」的創作理想,而創作詩詞也正是他一生幸福快樂的泉源。現場展出詹冰詩作手稿、剪報資料、畫作、出版書籍、得獎獎牌(盃)及老相片等,其中有1942-1944年於日本修學時的同學合照、旅遊風景照、1939年日記簿及回臺後開設「存仁藥局」設計藥方手稿、包裝設計手繪稿、十字笑詩等創作。
-
第五特展室
與地圖的時空對話-國家檔案地圖中的故事
展出時間:2019/07/1 ~ 2019/12/01 圖是空間與時間的集結,利用簡單的線條與符號呈現人們對已知地域或未知空間的想像。在國家檔案中,典藏著為數眾多的地圖,描繪的不僅是空間,也蘊藏著歷史意涵,匯集成屬於臺灣的故事。本展覽是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首度以國家檔案中的地圖為展示主軸,與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合作,精選60幅橫跨1910年至1971年間的地圖,從製圖者的視角,以不同比例尺及空間架構為策展理念,帶領觀展者從臺灣所處的全球位置、全島、區域、城市、進而縮小至生活的街庄或特定場域,在多元尺度的地理空間中領略過往的歷史縱橫,開啟觀展者與國家檔案地圖的時空對話。
-
第一特展室
山路彎彎─臺三線客家山林產業文化特展
開展時間:2019/03/22 臺灣有一條富有濃厚歷史、人文風情及豐碩產業的客家浪漫大道-臺三線,也被稱為客家漫遊走廊,在臺灣中北部路段串連了17個鄉鎮市區,全長約150公里,是全臺客庄密度最高的跨縣市客家廊道。「山路彎彎─臺三線客家山林產業文化特展」將透過臺三線上客家庄(桃、竹、苗、臺中)沿途豐富的人文與風情文化,呈現昔日拓墾的歷史、山林經濟產業,從昔日之興起、變遷至風華再現,藉此了解先人如何充分利用豐沛之天然山林資源。
-
第二特展室
客家馬來西亞錫礦展
展出時間:2018/09/15 ~ 2019/09/14 本特展是以馬來西亞的「錫」發展史敘事軸線,展出18世紀後期客籍移工在馬來半島移工採錫的故事。南洋錫礦的開發,可說是客家族群離鄉背井的原因,客籍錫礦實業家在馬來半島因錫礦開採而致富,進而主導了近代馬來半島都市發展,因同鄉互助、族群合作理念而建立會館,為鄉族投入公共事務不遺餘力。這些因開採錫礦所衍生的各種獨特現象,與台灣客家以農立業、成立各式神明會、嘗會組織的傳統認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