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顧
點選下方條列資訊即進入該VR環景展示空間,使用操作說明:使用鍵盤↑↓←→鍵可旋轉觀看畫面,使用用滑鼠點擊畫面上的箭頭,可轉跳至下一個畫面,如需離開此頁面請按ctrl+F4。
-
文化藝廊
妹力-客家女性身影
展出時間:2018/09/15 「妹力-客家女性身影」特展以客家女性為主題,精選本館自日治時期到1990年代數位典藏影像,從家的意象出發,藉由穿廊走道來象徵時間的歷程,以垂吊的布幔隱喻家的屋頂與樑柱,正意味著每個時代的女性都是一個家的重要支柱,透過「家庭日常」、「產業活動」、「流行時尚」、「教育啟蒙」、「社會參與」等五個主題之歷史影像,訴說客家女性從傳統步入現代的歷程時所展現的堅毅生命之美。
-
第四特展室
客家婚俗特展-喜事連連
展出時間:2018/07/27 ~ 2019/12/31 客家先民在婚禮儀式中,傳達對天地、祖先、家族與個人的祈求與祝福,並結合客家族群飲水思源的精神,成為「臺灣客家婚俗文化」。本展將引導觀眾認識臺灣客家傳統婚俗,同時也呈現原住民族、新住民、閩南族群等部分婚俗文化,展現臺灣多元文化,並傳承珍貴的傳統婚俗記憶。
-
第六特展室
攝相客-看見客家蒐藏展
展出時間:2018/7/27 「攝相客-看見客家蒐藏展」以「南美」、「玉光」、「珊瑚」及「林照相館」四家相館捐贈攝影相片為主體,規劃展出本中心數位典藏之客庄歷史影像紀實。因此本展以「攝相客」為名,不單只是呼應四位客家攝影師留下的珍貴影像,也具有邀請觀眾前來「客庄的客廳」作客的意涵,來到我們的復刻相館體驗從前的拍照模式,並使用自己的手機拍照留念,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名「攝相客」。
-
第五特展室
藺鄉-藺草編織工藝特展
展出時間:2018/04/29 ~ 2018/07/29 苗栗苑裡傳承近三百年,融合平埔族、客家族群、閩南族群的傳統技藝,透過本次特展呈現藺編工藝的發展脈絡,從發展歷史、材質、各式編紋、藺草生長微電影等介紹並結合手感體驗活動,透過本次展覽讓參觀民眾了解藺編工藝之美。
-
第五特展室
陶雕之聲‧木藝迴響─謝鴻達陶瓷工藝特展
展出時間:2018/04/03 ~ 2018/06/03 感念已故客籍陶藝家謝鴻達老師,生前致力於在地客家陶藝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特與其家屬合作,將在臺灣客家文化館第五特展室舉辦「陶雕之聲‧木藝迴響─謝鴻達陶瓷工藝特展」,展期自108年4月3日開展至6月3日;透過本次展覽民眾得以親近賞析謝老師獨樹一幟之創作,期讓更多民眾認識苗栗的陶瓷文化並分享陶藝之美。
-
第一特展室
客庄生活陶瓷特展
展出時間:2018/02/09 ~ 2019/01/01 苗栗、新竹之客庄陶瓷產業始自日治時期,主要著重於碗、盤、盆、缸、甕等生活器物,戰後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傳統陶廠轉型為生產酒甕及外銷裝飾陶瓷。本展透過「傳承之美」、「古樸之美」、「圓潤之美」、「彩繪之美」、「藝術之美」與「古窯之美」等六個主題,呈現客庄的陶瓷特色與人文精神。
-
文化藝廊
硘工夫-生活陶藝展
展出時間:2018/01/19 ~ 2018/04/02 「硘工夫-生活陶藝展」,係以展出苗栗在地多元化發展的日常、生活及藝術領域陶瓷作品;特邀請苗栗客籍藝術家、104年客家貢獻獎得主-陳俊光,提供實用陶容器、觀賞用藝術陶、立體陶板書畫、雕塑陶及生活裝飾陶等等藝品,以「美」構築客家,詮釋「在地陶」,賦予產業新生命,營造客庄新美學。
-
第五特展室
我愛母語
展出時間:2017/12/28 臺灣雖係多元文化,肇因於時代變遷環境與政策致使客語式微。語言的消失,是族群文化的危機,當意識到了危機,反而強化了族群的認同。民國77年12月28日各行各業的客家前輩們高舉「還我母語」旗幟,抬頭挺胸走上街頭,爭取說母語-客家話的權利,從此客家意識抬頭,客家人逐漸敢大聲說客語,各族群也逐漸學習尊重彼此的母語,此運動著實為客家,也為臺灣寫下歷史新頁。
-
第二特展室
新開聚落的變遷暨鯉魚潭水庫開發史特展
展出時間:2017/11/05 ~ 2018/08/15 從舊石器時代的網形文化出土、歷經清代與日治時期各族群在大湖新開地區的拓墾、再到當代新開成為浪漫臺三線的觀光重要景點,新開逐漸蛻變成為以水梨為著名的產區。新開聚落雖在七零年代,因面臨興建鯉魚潭水庫而居民被迫遷離家園;在近幾年因少子化與社會變遷下,導致新開國小產生的併校風波,這些挑戰卻讓新開居民更發揮客家刻苦耐勞之團結精神,進而化解併校風波,更讓新開人能夠更加凝聚在一起。
-
文化藝廊
靛青絲戀植物染展
展出時間:2017/09/23 「靚青絲戀」植物藍染為主題,希望藉由客籍藝術家的作品,展現藝術家心中的客家文化,透過藝術家不同的思維、角度及藝術技能來述說甚麼是客家。以創新、精緻的植物染特展,結合藝廊內的情境氛圍造景,記錄客庄生活、情感、環境及客家歷史文化,引領著民眾感受手感溫度,持續傳遞著客家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