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回顧
第二特展室-義薄雲天-乙未保臺特展 (已撤展)
義薄雲天-乙未保臺特展
地點:第二特展室(臺灣館)
楔子
「乙未保台」悉指1895年5月29日—1895年11月26日之間,發生於臺灣的抗日戰役,史稱為乙未戰爭(又稱乙未之役、乙未日軍征臺之役、乙未之變)。甲午戰敗,清政府被迫將臺灣與澎湖群島割讓予日本;前來接收臺灣的日軍,受到各地義勇軍群起反抗,全臺各族群幾乎都參與其中,其中尤以客家族群投入最多人力、物力,北從桃竹苗,南至高屏六堆,不分男女,全力投入一場又一場的抗日保衛戰,影響全臺各地長達20年之久。
本展將帶領觀眾重返乙未戰爭,深入踏察由北至南戰役路線,透過驍勇善戰的客家軍,瞭解客家族群捍衛土地及家園的堅韌精神,在經歷百年後的今天,戰爭的記憶雖已消逝,但藉著傳承而來的民俗祭儀,讓保家衛鄉的忠勇史跡與團結凝聚的客家精神深植人心。
日軍侵台與台灣割讓
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海上貿易始盛行,臺灣因佔有著與中國、日本及東南亞等地貿易的地利之便,逐漸成為各國亟欲取得的貿易轉運站,鄰近的日本也展現高度的野心,曾派使者命令臺灣進貢,更曾以武力侵犯臺灣,希望將台灣發展成日本對華貿易基地。
甲午戰爭簽訂馬關條約後,清政府將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無法接受的台灣人民,為求國際援助成立了臺灣民主國,企圖藉由「民族自覺」的名義,訴諸國際,卻未能如願得到列強的奧援,因而決心以武力抗爭,已是爆發乙未戰爭。
風起雲湧的抗日戰役
1895年5月29日日軍由登陸澳底,順利進駐台北城,卻在桃竹苗地區遭遇以客家人為主的義軍強力組饒,戰爭自此開始向南一度延燒,包含大湖口之戰、安平鎮戰役、尖筆山戰役、八卦山戰役、步月樓之役、火燒庄戰役等,最終雖因火力相差懸殊而戰派,但義軍誓死守護家園的忠勇精神,卻在臺灣史留下深深的印記。
客家軍的義民精神
清朝治理下的臺灣,社會動盪不安,百姓紛組民團自保,其中客家人更是有組織的整合族群、聚落、農閒時練武強身,遇事則成為保家衛鄉的武力民團,成為當時安定社會的重要力量;客家族群所組成的義民組織,更曾多次協助清政府平亂,經歷朱一貴、林爽文等社、林爽文等社會動亂,清政府屢次對「義民」加以褒獎,促使義民廟發跡和義民信仰產生。
義民信仰與民俗祭儀的傳承
為保衛家園而犧牲的義軍,因為大多具有血緣或地緣關係,客家人為感念他們,不僅視之為英雄,尊其為忠勇公、義民爺,更當作先祖一般,年年奉飯祭祀,成為亦神亦祖的忠勇公與義民爺,是客家精神的象徵和守護神,同時透過年年不綴的隆重祭儀,如中元祭典、義民廟春秋二祭、及活潑有趣的慶典活動如尖炮城、三獻禮、挑擔俸飯等紀念他們的犧牲,不僅維繫情感,更將客家文化核心的忠勇精神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