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回顧
第一特展室-客鄉硘想-客庄生活陶瓷特展(已撤展)
展覽時間:107年2月9日至108年1月1日
開幕時間:107年2月9日 (星期五) 11:00-12:00
展覽地點: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第一特展室(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 銅科南路6號)
策展理念
苗栗、新竹之客庄陶瓷產業始自日治時期,主要著重於碗、盤、盆、缸、甕等日常生活器具的製作和生產,是與人們的常日活動息息相關的產業,戰後,由於受到大環境的衝擊,傳統陶廠轉型為生產酒甕以及外銷裝飾陶瓷,然早期傳承下來的傳統造型陶瓷器仍普遍為人們日常所使用。客庄陶瓷的造型與風格傾向於質樸淳和與自然拙趣,以實用性為本位,映照出客家族群樸實無華的生活態度與內涵,本展將透過「傳承之美」、「古樸之美」、「圓潤之美」、「彩繪之美」、「藝術之美」與「古窯之美」等六個主題,呈現客庄每一個時期的陶瓷特色與人文精神。
傳承之美
臺灣陶瓷器製作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期原住民族人所製作的繩紋陶等原始陶器;17世紀以來,由於漢人的大量移居以及工商業的需求,帶入多元的器物與技術,中國南方民窯所生產的碗盤等飲食用陶瓷器,成為臺灣日常生活常見器物,18世紀之後(清嘉慶年間),臺灣的漢人才開始自行燒製磚瓦,再邁向陶瓷器製作生產的歷程。
古樸之美
日治時期,日人發現苗栗、新竹、台中、北投等地有適合製陶的黏土,尤其是苗栗擁有品質優良的黏土和天然氣資源,適合做為製陶的原料和燃料,同時政府並推行殖產興業政策與工藝教育,引進日本新型窯爐登窯,獎勵來臺投資者,並聘請日本專業技師傳授製陶技術,透過新技術與機器的改善,有計畫地發展臺灣陶瓷產業,使臺灣陶業進入工業化與機械化的時代。
圓潤之美
碗、盤、缽、甕、水缸、花盆、罐等陶瓷器至1970年代仍常見於日常生活之中,但不同地區的陶瓷場所生產的項目則略有不同,其中碗盤的器具,尤以鶯歌為生產大宗,而苗栗、新竹等客庄地區的陶瓷廠則以缽、甕、缸、盆等造型之器具居多;另一方面,苗栗的黏土可燒製高溫硬陶容器,此類容器適合做為儲酒器具,再加上菸酒專賣政策,使得1950至80年代間,酒甕成為苗栗在地陶瓷廠的重要生產項目。此時的客庄可看到醃製用的陶甕和醬料缸、儲存用的茶葉罐、米缸、油、鹽、糖罐、茶壺和水缸,居家生活用的火缽、花盆等,各各造型渾圓,且飽滿圓潤。
彩繪之美
臺灣戰後日用碗盤的裝飾掀起了手繪風格,可看到以植物花卉、花鳥、魚蝦、風景、幾何圖形、文字紋飾等釉下彩的圖案裝飾碗盤,其中最特別的是使用粉紅彩來裝飾點綴圖案,使得這些日常用碗盤充滿臺灣風味;另一方面,傳統陶器製作受到塑膠與金屬製品的衝擊,逐漸轉型為裝飾陶瓷設計,苗栗的裝飾陶瓷多以寫實表現人物和動物主題,表現方式豐富多元,造形栩栩如生,更有別於鶯歌地區所生產的藝術花瓶、花盆等仿古陶瓷。此類的彩繪碗盤或是裝飾陶瓷,造型細膩,線條優美流暢,色彩層次分明,獨樹一格。
藝術之美
1980年代之後,陶瓷產業全球經濟的競爭下,以及勞動成本提高等問題,傳統日用陶瓷產業逐漸沒落,但在長期所累積的深厚工藝基礎下,陶瓷開始被用來作為藝術表現的媒材,融入美學意義和創作思想,使臺灣的陶瓷走向藝術化的階段,早期開設陶瓷廠的老陶師或是老窯廠,陶瓷作品從日用陶器的生產,逐漸加入個人的風格與特色,或是結合休閒產業與地方文化特色,朝向強調手作的質感與自然樸實的生活陶瓷。
古窯之美
窯爐是陶瓷生產的主要設備,從窯爐的發展可以看出不同時期人們控火的技術和知識,從清代以來臺灣的窯爐以造型區分的話,有包仔窯、蛇窯、登窯、四方窯、八卦窯等等,早期的窯爐是以生煤為燃料,之後電窯、瓦斯窯的引進,大大的提高燒成率與燒成品質,並帶動了窯爐汰舊換新的風潮,傳統窯爐逐漸面臨被拆除的命運,成為歷史建築或文化資產保存上的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