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Miaoli
:::

展覽回顧

文化藝廊-「記憶與重生-9.21」(已撤展)

發佈單位:
發布日期:2019/11/06
更新日期:2020/05/04

一、楔子

 921大地震發生於1999年9月21日上午1時47分15.9秒(當地時間),共持續約102秒,肇因於車籠埔斷層及大茅埔、雙冬斷層兩條活動斷層同時活動所引起,臺灣中部受災最為嚴重,921地震是臺灣自然的大災難,也是人文歷史遺跡的重大浩劫,「記憶與重生-921回顧展」將透過東勢鎮匠寮巷搶救下來的物件,以及石岡鄉土牛客家文化館重建的歷程,建構出客庄社區居民獨特的歷史軌跡。

入口主視覺

二、匠寮記憶   

 匠寮巷位於東勢鎮的心臟地帶,東勢的開墾和軍工採料有密切的關係,乾隆37年(西元1772年),廣東潮州府大埔縣墾首劉啟東,率領百餘民的工匠在本街群聚而居,從事伐木與製材等工作,逐漸形成一個聚落,故舊稱東勢街為「匠寮」或是「寮下」,寮下保留了清代早期的街市格局,狹小的巷弄,環繞廟宇而建的民宅,商家集中在廟前廣場。九二一地震後,重回到現場,找尋先人與今人一路走過的痕跡。

展覽總說東勢區巧聖仙師廟

  • 巧聖先師廟

 東勢巧聖仙師廟位於「寮下」的中心,1775年(乾隆40年)建廟,被視為全臺灣最早主祀魯班的開基祖廟,921地震時,造成拜亭和廂房幾乎全倒,神像則暫居於中正路旁的鐵皮屋,2004年重建完成。

東勢區巧聖仙師廟

  • 邱家(匠寮巷10號)

  邱家為丘逢甲後代,因屋主邱先生長期擔任邱家祭祀公業的委員兼書記,物品中有大批祭祀公業資料,以及包含1948年(民國37年)到地震前的每年憑證與會議檔案。

匠寮巷10號的邱家

    搶救物件中有不少女詩人邱和珍(1916-1981)的詩集、手稿、參加詩人大會的照片、函箋等資料,邱和珍自小學畢業後,即追隨父親學習漢文,作漢詩,與父親邱東瀛共創「東山詩社」,《東山吟草》為1980年11月30日出版,即邱和珍逝世的前一年,收錄東山師友與邱和珍合唱之詩一百多首,本書對於詩社、詩人之研究,具有相當的文獻價值。

邱和珍女士的詩集與手稿

(二)黃家(匠寮巷20 號)

黃家主人曾擔任建築師,發現大量建築工程設計圖,包含1985年巧聖先師廟門樓樓梯興建工程的設計圖及模型,另外還有1960年代末期至1970年代中期的英日文黑膠唱片專輯。

巷寮巷20號的黃家

(三)楊家(匠寮後巷6號)

楊家曾經從事鐘錶業,發現的物件中有各式各樣的手錶及懷錶的零組件,例如錶帶、錶殼、刻度板、玻璃、指針、迴路板及晶片等,還有較為特殊的水煙壺。

匠寮巷6號的楊家

(四)丁家(匠寮巷39號)

丁家原居住在中嵙,後因經營麵店而搬遷到東勢鎮本街,也曾擔任東安里的里長,丁家所遺留的物件大都是丁家前二代所使用的物品,如父母親開設麵店時的鍋碗與早期的生活物件等。

丁家所遺留的物件

(五)張家(匠寮巷22號)

張家祖藉為廣東大埔,原是在臺中縣天冷從事香蕉種植,後遷居東勢鎮匠寮巷,曾經營雜貨店、養殖豬隻,最後開設「泰山西裝店」,直到1980年代中期。

匠寮巷22號的張家

(六)賴家(匠寮巷13號)

賴家原居於豐原,之後移居東勢,曾在東勢鎮本街經營文山堂文具行,較特別的是文具行也兼製作祭祀傢俱,如神明桌、神像畫等,在文具行結束後,也曾開設老賴唱片行。

匠寮巷13號的賴家

三、土牛客家文化館

    石岡土牛客家文化館的現址為石岡劉家夥房的遺址。劉家夥房原是石岡、東勢一帶規模最大的建築群,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劉家夥房嚴重受損,經地方人士與劉家子孫的奔走努力,最後讓劉家夥房原地重建為石岡土牛客家文化館。

土牛客家文化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