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Miaoli
:::

展覽回顧

第五特展室 - 「客家與基督教相遇特展」(已撤展)

發佈單位: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發布日期:2022/06/07
更新日期:2022/07/01

地點:臺灣客家文化館第五特展室

策展理念:

19世紀後半,西方傳教士們在東南亞、香港、廣東及臺灣等地,認識到一批使用不同於官話的客家族群;這些帶來基督教教義的傳教士,在受他們質樸、勤勞特質感動的同時,也開始學習被其稱之為「Hakka」的語言及文化,同時還編寫客語辭典、諺語及教科書等等各式文本,經由教會將Hakka的歷史與風俗介紹給西方世界。

這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總部設於瑞士巴色城(Basel,又譯巴塞爾)的「巴色差會」(Basel Missionary Society),目前在其教會的檔案館裡,收藏著大量早期客家的珍貴文獻與語料,本展藉由客家與基督教相遇的故事,讓更多人在全球視野中瞭解客語的獨特性,及客家文化保存的重要性。

 

單元A客家與基督教相遇

現今客家人遍布在世界各地,有關客家語言的研究史料甚多,除了中文史料外,隨著19世紀中後期太平天國起事,歐美人士逐漸注意到客家這個族群,並以外文或雙語撰寫許多介紹客家族群文化、歷史、語言等的文章、專書、辭典等,其中有許多頗具價值的客家紀錄。例如:西元1905出版《客英大辭典》(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Hakka-Dialect as Spoken in Kwang-tung Province),可以說是最早期編纂的英客雙語辭典之一,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與意義。

 

單元B 學汝話•傳𠊎教

隨著大航海時代遠航的船隊,傳教士越過地理的阻隔,由歐洲東來亞洲,希望展開新的福音領域。這些不遠千里來到東方的傳教士們,不論是天主教和基督新教,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語言。語言不只是傳播福音之必需,也是瞭解各個族群文化的鑰匙。為此,傳教士們最先努力的就是克服語言問題;而為了能掌握當地語言,也能分享經驗讓後繼者有更快學習的工具,編撰語典便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單元C傳教士眼中的「客家」

    巴色差會的傳教士在進入客家地區傳教前,他們並未有客家人歷史的專著可為參考,所以他們在進入客家地域之後,便非常努力嘗試以各種方法瞭解客家。他們觀察、記載當時客家人的日常生活、傳統文化、族群歷史,並以客家語言寫成辭典、文本後出版,故而,近代的西方教會可以經由這類文獻了解或進入當時的客家聚落,而近代客家人也因此和更廣大的世界產生連結。

 

單元D臺灣客語的流傳與影響

能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能賣祖宗坑,莫忘祖宗聲。

~客諺

臺灣的客家曾經有「隱形」族群之名,語言與文化在相對弱勢中逐漸地流失。在不同時期執政者的「國語」政策或社會變遷影響下,客家話默默地被邊緣化。幸而有識之士注意到如客家話快速消逝的困境,於1980年代開始,積極透過社會運動或各種方式,呼籲客語與客家文化保存的重要性。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