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特展
第一特展室 - 「淺山樟力-臺三線上原客焗腦展」
昔日臺三線西北部的淺山地帶是擁有豐富樟樹資源的地區。這些資源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吸引了國際列強、政府、地方資本家和漢人移民進行山地開墾,使得當時的臺灣成為全球最大的樟腦生產地。
第二特展室 -「餞影-典藏攝影藝術展」
客家典藏影像記錄客庄生活的多樣風貌,攝影家長年觀察族群生活與儀式禮俗,使影像凝練如時光沈澱的蜜餞(客語稱餞糖,四縣腔客語發音 jien tongˇ)與風乾肉脯,風味愈久愈醇,蘊含文化的厚度與歲月的積累。「餞影-典藏藝術攝影展」運用本中心數位典藏影像作為展示素材,細數昔日作品,回眸影像如何連結歷史、人情與自然審美,帶領觀者進入濃厚的客家文化底蘊。「餞影」不僅是影像的呈現,更開啟嗅覺、聽覺與五感交融的體驗,使影像超越紀錄,成為文化與情感的載體。
第三特展室 - 「客庄遊樂去」
以客家節慶文化為主軸,融合客家生活的種種特色,「客庄遊樂去」展區劃分為「好客龍VR體驗館」、「伙房體驗區」、「土地生活區」、「晴耕雨讀區」及「童話秘密基地」;提供「從玩中學」的空間,希望親子互動可以在兒童館留下共同學習的美好經驗。
第四特展室 - 「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特展」
小氣、小炒、花布、桐花編織成當代臺灣客家刻板印象,然而真相就只有這樣嗎?臺灣客家在這片土地上持續地和各族群互動,為了追尋更好的生活,不斷調適與改變。因此,本展以「拼.靚」為主題,兼具雙重意義。其一表達客家人堅韌刻苦的精神與生活美學,展現客家文化傳統與創新的力與美;其二本展覽匯聚了重要的公私館藏,從歷史、生活、信仰、守護、創新、藝術等六個角度,分別以客語命名為「徙saiˋ、靚jiangˊ、敬gin、拚biang、變bien、尋qimˇ」,共筆勾勒出臺灣客家的多重面貌。
第五特展室 - 「山鳴谷應─公路上的客家凝視」(sanˊ minˇ gugˋ en─gungˊ lu hong ge hagˋ gaˊ nenˇ sii)
本展透過公路的興建過程,串連起客家族群自西部、南部往東部的遷移歷程,其不只是帶出台9線上的客庄以及客家族群的生活故事,同時更要展示「文化與生活是流動」的本質,藉由客家族群的移動,希冀從文化的流動與流動的文化二者的對話裡,體會到臺灣社會流動與創新的多元樣貌。